-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编[10/30]
-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版面费[10/30]
-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投[10/30]
-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数[10/30]
-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10/30]
-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杂[10/30]
-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杂[10/30]
火线调研|柳药集团接待南方基金等38家机构调研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答: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大背景下,公司在工业板块继续围绕中药产业加快发展,工业板块产能和产值不断提升,产品品种日益丰富,并凭借公司在区内高质量医院的全覆盖和遍
答: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大背景下,公司在工业板块继续围绕中药产业加快发展,工业板块产能和产值不断提升,产品品种日益丰富,并凭借公司在区内高质量医院的全覆盖和遍布全区的连锁药店,推动自产工业产品的市场拓展。公司工业板块拥有仙茱中药科技、仙茱制药、万通制药、康晟制药等工业企业。其中仙茱中药科技饮片品种达到1100多个,产能扩建后满负荷生产可达8000吨;仙茱制药负责公司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研发项目,目前已完成130多个品种备案上市生产,待品种进一步齐全后实现销售放量;万通制药加快了原有产品的适应症拓展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推广,新生产线投产后,月产能提升20%以上;康晟制药加大了在院内制剂方面的合作投入。2022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8%;工业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6350万元,同比增长45.71%,工业归母净利润贡献占公司归母净利润的比重约17.20%,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个百分点,工业板块逐步成为公司利润的新增长点。随着未来公司配方颗粒项目的落地销售以及现有工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力争到2022年末,工业板块对公司的利润贡献能达到20%以上,并将在未来进一步增长。
5、公司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应收账款较高的问题?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0.5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12.04%。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工业为主,2022年上半年各业务板块实现的业绩情况如下:
3、请介绍下公司器械耗材业务情况
答:公司批发业务规模的增长直接影响公司应收账款的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主要为公立医院欠款,虽然该类客户的资信状况良好,能够保证回款,基本不会形成坏账,但是回款有一定周期。公司针对应收账款情况,一方面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回款指标考核;另一方面采取多种结算方式。公司一直高度重视下游客户的信用管理,制定了《资信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对应收账款相关资信评估、管理责任、风险应对措施等做了明确规定,在减少资金占用,降低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答:近期公司股价受到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较大波动,当前公司股价未能正确体现公司长远发展的内在价值,故目前暂不考虑向下调整转股价格。风险提示:上述内容涉及公司对业务规划、财务状况、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相关陈述是基于当前能够掌握的信息与数据对未来所做出的估计或预测,不构成公司对公司发展或未来业绩的实质性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一)介绍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发展情况
答:公司中药配方颗粒项目设计达产3000吨,其中一期产能约1500吨已竣工并逐步投产,公司正在持续开展产品备案工作,目前已完成约130个品种的备案工作,该部分品种已上市销售。公司力争今年能完成国标180多个品种,省标150个左右品种,合计约300~350个品种的备案工作,基本覆盖医院常用的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的客户主要为具备相关销售资质的医疗机构客户,目前已开发客户30多家,公司将在品种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发挥公司批发渠道优势,开发更多医院客户,实现销售放量。
1、请详细介绍公司2022年半年度工业板块发展情况,以及对公司的业绩贡献情况
2、公司中药配方颗粒项目进展情况及品种备案情况如何?
答:2022年上半年,公司器械耗材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4.82%,剔除因疫情调拨防疫物资带来的阶段性增量因素,仍保持约40%的增速。当前公司在广西区内的医疗器械耗材市场份额较低,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公司会持续推动与医院开展器械耗材、检验试剂SPD项目,以项目实施为抓手,通过提供专业平台和进驻专业服务团队,推动器械耗材、检验试剂集采、集配模式落地,快速提高公司器械耗材品种在医院客户的份额,保持器械耗材业务的较快增长,从而快速提升公司在区内医疗器械耗材市场的份额。
答:公司近年来根据政策环境和当前居民健康消费渠道、消费习惯的改变调整了战略,放缓了零售药店的扩张速度,以药店盈利能力为导向,强化DTP药店、双通道药店、院边店等特色药店的优化布局和高质量经营。目前,公司药店总数730家,其中医保药店631家,DTP药店(含院边店)174家。今年上半年,公司药店数量虽没有增加很多,但依靠内生公司零售板块营收仍保持稳健增长。此外,公司继续发挥批零一体化资源优势,开展处方外延项目,提供慢病管理专业服务,实现服务转型升级,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单店运营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网址: http://www.zgyygyzz.cn/zonghexinwen/2022/0902/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