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碳足迹能否成为工业减碳的良方猛药

来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02日 10:05:4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月1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等印发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各城市要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因地制宜提升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利用水平,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

  8月1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等印发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各城市要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因地制宜提升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利用水平,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发展。

  而从全产业链视角来看,产品使用到中后期后该如何加以利用才能更好地促进碳减排?发展回收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应运而生。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实习记者?陆珊珊?袁泽睿

  在价值之外,林伯强也指出碳足迹目前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目前做碳核算的机构不是特别多,公布碳足迹的企业也不多。在没有比较准确的第三方进行持续认证的时候,很难判断企业公布的碳足迹是否正确。”

  根据国家2014年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来自八大重点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的、排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将被纳入控排企业,而每个控排企业每年可以合法排放二氧化碳的额定量,也就是碳配额,会由国家划归。

  《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

  重庆一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负责人周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说,废钢回收比用原料冶炼更环保。“钢厂冶炼粗钢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铁矿石、焦炭、焦煤等高温冶炼,另一种就是用废钢电解法冶炼。废钢回收后再炼会比利用铁矿石、焦炭、焦煤等高温冶炼更为环保。”据周先生介绍,他的回收渠道主要是参与地方招投标以及接触有废旧设备金属处理需求的工厂和企业,接手的下家则主要是钢厂,钢厂下游企业又包括制造业、基建和房产等。

  但王鹏认为,这不仅是必然也是对企业、产业长期发展的利好。他表示,首先,行业会逐步向碳足迹低的企业靠拢。其次,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企业可以通过这次机会进行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最后,公布碳足迹也提供了新的产业机会,第三方碳核算、碳咨询机构可以就此发展起来。

  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值得关注的是,《方案》中还提出,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

  从源头到全周期

  “公布碳足迹,能够生成碳排放各环节地图,从而对碳排放量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公布原料、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后,可以明晰哪些环节可以通过碳捕获、碳封存来减排,哪些环节可以通过碳交易来促进减排。”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拆解整个碳排放流程后逐个有针对性地击破,更有利于实现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5%的目标。”

  正如碳足迹定义所显示,碳足迹不仅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其产业链、供应链等关联环节的碳排放。

  企业当年如果因为生产情况变化,超出自身碳配额排放二氧化碳,可以选择支付罚款,或者购买其他控排企业的多余配额抵消。反之,企业如果当年碳配额有剩余,比如因为生产技术改进导致碳排放减少,这时就可以将剩余配额放入市场交易。“公布碳足迹后,碳交易市场的基数依据将更明确。”林伯强表示。

  同时,林伯强也指出,碳足迹作为碳交易的重要基数,公布后将使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更加规范。

  业界对此分析认为,公布碳足迹,能够生成碳排放各环节地图,拆解整个碳排放流程后逐个有针对性地击破,更有利于实现目标。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目前在没有比较准确的第三方进行持续认证的时候,很难判断企业公布的碳足迹是否正确,现阶段对实现减排效果并不显著。

  “精确制导”减碳

  “可以肯定的是,减碳必然会给企业增加一定成本。”王鹏解释说,“一方面,会增加生产成本,很多企业自身没有节能减排的能力和设备,需要购买相关服务。另一方面,在高耗能行业公布详细的碳足迹之后,某些高耗能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网址: http://www.zgyygyzz.cn/zonghexinwen/2022/0802/1907.html



上一篇:华东合成生物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华东医药(00096
下一篇:今年上半年河北规上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投稿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编辑部|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版面费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